首頁 » 所有文章 » 心理師之路 » 勇氣:儘管結果可能不利或不如預期,仍願意嘗試的一種確信

勇氣:儘管結果可能不利或不如預期,仍願意嘗試的一種確信

「生命的意義並不在於『你是什麼』,而是『你想成為什麼』。」阿德勒說[1]。

最近在讀阿德勒,終於知道為什麼很多心理師朋友都喜歡他。

原來,當回首過去感到,當我們想起從前覺得沮喪,還是可以提醒自己,就算是不完美,也還是要繼續,勇敢地嘗試,勇敢地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阿德勒表示,我們的生命有五大任務*:工作、社會(交友)、性(愛情)、靈性與「自己」,其實都只是在講一件事情──你如何與他人、與自己建立?在看見自己或別人的不完美之後,有沒有可能仍舊這些,並持續地位自己與社會多付出一些?

前幾天學弟問我,婚姻心理學家常常建議我們要練習溝通、感謝[3]、與包容,最好每天空出一些時間來經營,可是這不是很難嗎?

我說,難的事情,才有性!而且當你著手開始改變之後,就會發現並沒有這麼難。

一個有效的起點是「逮住自己」技術[1] ──在你繼續舊行為時,「發現」你正在重蹈覆轍。像昨天酒釀貓問我說要不要去看小王子展,可是大的我想在家裡發懶(在家裡滾來滾去滾來滾去),我當然知道良好的關係建立於有效的陪伴,不過最後還是有點不甘願地出門。在捷運上,我一邊用手機寫心理位移,一邊跟自己說:

「嘿!你在又面臨自由與的拉扯了」,儘管當下還沒有想到什麼方法,至少先看見自己的掙扎。

「等一下看完展之後,我們就去趕稿吧!」她說,我下巴都快掉了下來,因為我原先是抱著「可能又要荒廢一天玩樂」的打算,沒想到在我先願意嘗試做出一點小小的調整之後,她也願意做出一點調整。

晚上回家之前,酒釀貓謝謝我今天願意陪她一起看展,我們嘻哈笑鬧了一陣,突然覺得舒服很多。如果不是先嘗試做出一點改變,可能會一直困在親密與自主的糾結裡。當然,這並不代表犧牲得無限退讓。當她使用「預先感謝」技術[2]說「謝謝你送我回家~」的時候,我也表達了「我想快回家念阿德勒」,然後送她去搭車,並感謝她今天讓我也感覺到有自由的空間。

一開始練習「感謝」會有點彆扭,也不見得每一次都會有好結果,不過當它變成關係中的一部分,你會開始「感謝彼此都知道要感謝」[3],到後來你會發現,這些一開始你覺得很「人為」的技術,後來都成了一種藝術。

在這樣的藝術中,我們不斷練習踩好關係的界限,練習「別讓無限後退,變成關係的累贅」[4]。

也練習,在的時候仍然相信,在失望的時候仍願意嘗試的勇氣。

新的一年,願我們都能重新找回自己。


*雖然最後兩項沒有明說

[1] R.J. Corsini 與 D. Weeding(2000)(朱玲億等譯)。當代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台北:心理出版。

[2]五種愛與被愛的真實需求:用對的方式去愛他!

[3]Algoe, S. B., Gable, S. L., & Maisel, N. C. (2010). It’s the little things: Everyday gratitude as a booster shot for romantic relationships.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7(2), 217-233.

[4]如果這不是你想要的愛:走出「退讓式關係」的迴圈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