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所有文章 » 心理師之路 » 關心不等於控制

關心不等於控制

「我已經不知道該怎麼辦了。她最近越來越冷淡,有時候甚至一週只跟我通過一次電話。她說她最近很累、需要靜一靜,這句話讓我坐立難安。我當然希望自己能給她多一點空間,可是又很怕她就此消失在我的生命裡面……」他把車停到路邊,我們在田埂上坐下來,看著火燒雲。

「然後你就開始關注她的臉書,擔心她是不是有了別人?」

「沒有耶,其實我還蠻信任她的。只是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她,也不知道,我們現在的關係到底剩下什麼……」

最近很喜歡討論「關心」的議題。這是一個很奇怪的詞,本來就是從相互連結、彼此在乎、來建立,付出太少,對方感覺不到你的存在;可是有時候付出太多,對方又會覺得煩。

這當中的平衡,要如何拿捏?

1.認清有些關心,不是你能力能及

「她心情不好,我想陪她。但她卻跟我說,她想要一個人去走一走,散散步。」

你偶爾也會有想要和自己相處的時候,也有不想和別人說話、自己好好安靜的時候。有時候,她需要的是好好地整理。,是後面的事情。並且,她永遠有權利選擇,在什麼樣的時間,什麼樣的人,是適合陪她的,同樣的你也一樣。有人擅長說笑話、有人擅長同仇敵愾、有人習慣聆聽、不給任何意見,沒有一個方法是特效藥,端看你跟他的關係。所以,你不必強迫自己付出你所不擅長的關心,因為她的雖然與你有關,但也和她身邊的人有關。更重要的是,你無法決定她的。你可能期待你的話語會讓他開心,但說出來的效果卻不一定如你預期。

2.別讓關心變成一種

「她很喜歡認識新朋友,也喜歡跟不同的人聊天。可是我很容易,每次她跟別人出去,我都愛問東問西,搞得我們兩個心情都很差。我也不想這樣,但就是難以停止。」

因為人際關係是雙向的,我們很自然地就會想要知道對方的舉動,也容易被彼此的行為影響,尤其是對方對你很重要的時候。她的行程、她的舉動、她的決定,你當然想參與、給意見,可是如果你發現自己的關心大多都被控制慾給填滿,其實雙方都不會快樂。

3.陪伴對方的情緒,而不是釋放自己的情緒

「我也曾經被傷害過,那時真的很痛很痛。可是我發現這樣一直沉浸在裡是沒有用的,所以開始恨對方。當你開始恨一個人之後,對她的就不會那麼多了。」

有些人在陪伴的過程中,會分享自己的經驗,只是要注意的是,不論你們多麼相似,你的經驗與對方並不等同。事實上,適合你的方法,不一定適合他。你必須認清陪伴的過程中,主角不是你,而是對方。更重要的是,如果你想要分享自己的經驗,注意別讓那些經驗中的情緒變成對方的負擔。

4.不是他不說,而是關係不夠深、或是怕傷害到彼此

有時候他不願意說,不是因為不信任,而是兩人的關係還沒有讓他感覺安全到可以觸碰傷痛,或是還沒有準備好面對、討論這個問題。陪伴是一種空間與時間的給予,等待和耐心是一種必須。

我們都需要彼此關心。陪伴和關心是好的,只是有時候我們提供的不是「對方真正需要」的關心,而是「自以為好」、甚至可能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關心。適時了解對方真正的需求(而不是自己的需求)、提供自己真正能給予的關心(而不是壓縮自己給出不擅長的關心)、看見對方的情緒(而不是表現自己的情緒),很難,但也是一種修練的過程。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