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你,你愛我,我們彼此相愛,為什麽仍感到孤單?」——張綺瑄 諮商心理師
為什麽有時候,在婚姻裡面的兩人相愛,卻仍然都感到孤單?一直以來我在談性說愛的專欄討論了很多婚戀心理學,不過最近我收到了一封信,漸漸發現那些西方的心理學理論,不一定能夠解釋我們華人的感情與婚姻。
我的男友是媽寶?
「熊熊你好:我的男朋友是一個以家庭為重的人,老實說我當初也是因為看上他很顧家、很孝順,所以才和他交往。後來發現,孝順卻成為了我們之間天天爭吵的問題。前陣子端午,我特別把工作趕在假期之前都完成,就是希望能夠去廈門鼓浪嶼和他一起渡假,沒想到他在我車票都已經買了的時候,才跟我說他端午節要回去家鄉陪家人!明明事前都已經規劃好了,這樣的大變卦我實在是承受不住,沒想到更令人生氣的是,他竟然還要我陪他一起回老家去,又不是不知道我還沒有準備好要見他爹娘⋯⋯」
這個女孩還談到許多他們相處的過程,例如她男朋友每次出差都會記得給家人帶禮物,但從來也沒給他帶過一份;都已經三十多歲了,回家鄉住的那段時間竟然還與媽媽睡在一起;開口閉口都是「我媽媽說」,完全沒有一點自己的主見。她常常覺得,自己不曉得是和一個男人在一起,還是和一個男孩在一起?所以他老覺得孤單,因為男人的心在家裡,不在她這裡。
她的男朋友真的是一個媽寶嗎?可是我們的文化不是特別強調孝順這件事嗎(利翠珊,2009;卓馨怡、利翠珊,2008;葉光輝,1998)?難道和爸媽關系特好也錯了嗎?實際上,當你選擇進入一段感情,就勢必得和彼此的原生家庭做一些磨合和拉扯。有句話說,你愛上的並不僅僅是他這個人,而是「一個家庭裡面的他」。
華人婚戀的兩難
西方的家族治療理論特別強調分化(differentiation)(王鑾襄、賈紅鶯,2013)這個概念,在他們的觀念裡面,長大就是一個和家人逐漸區隔的過程,開始有自己的期待、自己的想法、自己想做的事,不再被家人想要你做的事情給綁住,漸漸變得獨立、可以做自己的決定。
但這招在我們的文化裡面行不通阿!不信你可以看看下面兩個描述,你會比較喜歡哪一個男人:
- A.他小時候家裡面的環境比較苦,一直被人瞧不起,爸爸媽媽都一路支持他念書,雖然自己比較喜歡的是插畫,最後卻聽爸媽的話選了醫學院就讀。畢業後由於工作忙碌,幾乎沒有什麽時間可以陪妻子小孩,妻子常常抱怨她在醫院沒日沒夜,還要獨自在家裡面承擔和婆婆之間的相處摩擦,而且先生還會幫婆婆說話,讓她更覺得委屈。
- B.他從小家庭環境比較苦,家裡面的人希望他可以朝醫師的方向發展,但他一心想當插畫家,十七歲的時候就和家中鬧翻了,離家到上海去學畫畫,十幾年下來都沒有回家看看自己的爹娘。不久,他在水墨闖出一小片名堂,目前自己在廣東開了一家藝廊,工作時間自由,雖然錢賺得不多,但經常帶老婆孩子出去走走,當妻子問起他的爹娘時,他只是幽幽地說:「我早就當他們死了。」
感覺起來第一個男人似乎比較符合我們文化的價值,有經濟有地位又能夠撐起一個家,以家庭為重又孝順父母,但如果你是上面2個段子當中的「妻子」呢?倘若要你強迫選擇一個,你會想要當誰的伴呢?
四種分離個體化的過程
呈現上面這兩個例子,只是想要表現出我們文化中對於婚姻與戀愛的一種矛盾期待——我們一方面希望丈夫像是一個典型的、可以撐起家庭的男人,另外一方面又希望他能夠在乎自己與妻子之間的關系。換句話說,一個好男人他不能夠和自己的原生家庭完全切割,但又不可以把自己的心完全偏到父母那邊。就像一開始那個讀者寫來的信,她當然不希望自己的男朋友是媽寶,但她同時也同意他盡孝道,究竟有沒有一種平衡的可能?
臺灣研究本土心理學的學者劉惠琴(2005)提出四種「分離個體化的歷程」,來描述一個人如何在「成為自己」及「與家人保持聯繫」之間找到平衡點,或許是一條可能的出路(括號內為論文裡專有名詞)(趙文滔等人,2016):
-
獨立型(分離個體化)
典型的美國人模式,不依賴父母,可以獨自一人度日,人生觀念與父母的很不同,這些人可能十六、七歲就搬出家了,在外面過自己的生活,也由於和父母區隔,爸媽的心情好壞通常也影響不到他們,認為父母年老了該各過各的。結婚之後也彼此不互相過問(當然也不會有婆媳的問題),與父母的關係就像一般朋友一樣。
-
體諒型(相依個體化)
自己會打理自己的生活,但同時也願意承擔養育父母的責任,能夠體諒爸媽把自己撫養長大的辛苦,也盡量不和父母起衝突,雖然有一些自己的主見,但也受到父母的一些價值觀所影響。例如,結婚的時候可能會參考他們的意見選擇喜宴的餐館、買房子的時候會和他們商量、甚至會安排一個孝親房、給他們新房的鑰匙,讓他們來的時候可以住個幾宿。
-
依賴型(相黏個體化)
典型的「自己被爸媽吃掉」的人,這些人雖然已經年紀一大把了,但是還是相當依賴父母,對於感情、婚姻還有生活的方式深深受到父母的影響,當父母爭執或衝突的時候,常常會覺得有壓力、必須「扛起責任」來去解決爸媽爭吵。在谘商實務上我們比較常看到的類型可能是,爸媽離婚之後女兒跟媽媽一起生活長大,變成媽媽的「情緒配偶」(許舒雅,2008;黃宗堅、李佳儒與張勻銘,2010;黃宗堅、周玉慧,2009),也就是母親的一舉一動、在工作或感情上面有所起伏都會影響到孩子的心理狀況。這些孩子長大之後,可能會複制母親的劇本,找到一個和和自己父親很像的人、甚至與媽媽一樣離婚(Mustonen、Huurre、Kiviruusu、Haukkala與Aro,2011);或者是決定單身一輩子,照顧母親到老。上海與臺灣的研究指出,有些人甚至會變得憂鬱、或者是當母親的情緒吞到心裡憋出病來(石丹理、韓曉燕與李美羚,2006;陳清甄,2009)。
-
疏遠型(相反個體化)
這類大概是獨立型的「進階版」,他們比起獨立型與父母有更多的疏遠、爭吵,不見面還好,一見面一定場面很難看,極度不想要父母親干涉自己的生活、不諒解父母親管教自己的方式、有意無意的忤逆父母。這些人在結婚之後,絕對不會想要跟父母住在一起,更別說讓他們來家裡面過節,如果父母硬要進入他們小倆口的生活(例如插手生孩子的事),那一定會弄得兩邊翻臉。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分到這四種類型當中,更多人是介於這幾種之間,或者在與父母分離的過程當中仍然糾結。例如,《食來孕轉》一片長子沈立冬和媳婦蘇橋結婚五年卻求子未果,兩人背負著傳宗接代的惡夢,但同時也一點一點地從這個家中慢慢分化出來。立冬和蘇橋本來和整個大家庭住在一起,飽受婆婆的酸言酸語,後來在蘇橋的堅決之下總算搬了出來,立冬對於家裡的依賴也漸漸減少了。後來隨著婆婆病倒、情敵的出現,讓他們的婚姻有更多挑戰,但你也可以看到立冬在我們華人傳統的長幼尊卑文化下,如何慢慢地能夠為自己和自己的婚姻「發聲」(鄭琬蓉,2006)。
在孝與愛之間,走出自己的路來
我常常覺得,文化雖然某些時候捆綁著我們,但他往往也給我們帶來許多的好處。像我們的文化並不太鼓勵「分離」(趙文滔等人,2016),但有些時候和原生家庭的連結,往往能夠獲得意想不到的支持(例如當你病倒的時候,是誰照顧你呢?)。不過,你的男人或女人究竟長什麽樣子,其實也和他的父母是怎麽把他養大的有關,控制慾越強的父母(例如希望孩子能夠接受父母對於事物的看法),孩子長大之後越容易變成依賴型,心理健康也越差。
與伴侶相依,或與父母分離,是一條需要時間去磨合的路。在這樣的一來一往當中,或許你會發現,他並不只是從男孩變成男人,也成為一個更好、更孝順的人。
延伸閱讀
- Mustonen, U.、Huurre, T.、Kiviruusu, O.、Haukkala, A.、Aro, H. (2011)。 Long-term impact of parental divorce on intimate relationship quality in adulthood and the mediating role of psychosocial resources。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25(4),頁 615。
- 王鑾襄、賈紅鶯 (2013)。 Bowen自我分化理論與研究:近十年文獻分析初探。輔導季刊, 49(4),頁 27-39。
- 石丹理、韓曉燕、李美羚 (2006)。 對父母親職及親子關系質量的調查及觀點-以上海青少年為例。浙江學刊, 2,頁 185-191。
- 利翠珊 (2009)。 孝道的俗世意義與多重面向。本土心理學研究(32),頁 199-205。
- 卓馨怡、利翠珊 (2008)。 成年子女的孝道責任與焦慮:親子關係滿意度的影響[Filial Obligation and Anxiety of Adult Children: The Effect of Satisfaction with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本土心理學研究(30),頁 155-197。
- 許舒雅(2008)。桃園區高中生獨生子女的親子三角關係、同儕關係與心理健康之關聯性研究。中原大學中原大學心理學研究所學位論文。
- 陳清甄(2009)。華人孝道文化、父母控制與大學生分離-個體化。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臺灣。
- 黃宗堅、李佳儒、張勻銘 (2010)。 代間關係中親職化經驗之發展與自我轉化:以成年初期女性為例[Parentification and Self-Transformation in Intergenerational Relationships: A Study of Women in Early Adulthood]。本土心理學研究(33),頁 59-106。 doi: 10.6254/2010.33.59
- 黃宗堅、周玉慧 (2009)。 大學生親子三角關係類型與親密關係適應之研究[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ypes of Parent-Child Triangulation and the Adjustment of Intimate Relationship for College Students]。中華心理學刊, 51(2),頁 197-213。
- 葉光輝 (1998)。 孝道概念的心理學探討:雙層次孝道認知特徵的發展歷程。本土心理學研究(9),頁 53-117。
趙文滔、徐君楓、張綺瑄、徐蕾、謝宜芳、呂伯傑等人(2016)。在關係中,讓愛流動:華人家庭關係的評估與修復。臺灣:張老師文化。 - 劉惠琴 (2005)。 親子關係中“多元個體化”歷程的內涵與測量[Contents and Measurements of “Muti-individuation” Process for Adolescents in Parent Child Relationship]。中華心理衛生學刊, 18(4),頁 55-92。
鄭琬蓉(2006)。邁向發聲之路:華人上下關係中忍的歷程與自我之轉化。臺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臺灣。
–
本文同步發表於 談性說愛中文網 「挥别“老婆和妈妈掉进水里,先救哪个”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