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所有文章 » 社會心理學 » 越走,越年輕

越走,越年輕

妳記得昨天晚上關上電視機或電腦之前,最後一個畫面是什麼嗎?
上次和姊妹朋友一起慶生是什麼時候?有哪些人參加呢?
最近是不是常常忘記把東西放在哪裡?
走到家裡或公司一個地方,卻忘了要拿什麼做什麼?
開始在意許多以前不會在意的事情,
而以往耿耿於懷很久的事情,現在似乎好像也變得想不太起來了?

許多倡導人生道理的書籍,教導我們應該把每一天當作是人生的最後一天來活;
也有人提醒我們,今天是你剩下有限生命中的第一天1
但無論如何,我們總是伴隨著逐漸衰退的記憶,一點一滴地邁向死亡。

阻止老化的弔詭現象

女孩們自從學會照鏡子之後,就在阻止自己的年華老去;然而隨著年齡的增加、工作的繁忙、卻發現皺紋一步步爬上臉頰的速度,竟是那麼地快而不可逆。

於是只好用更多的努力工作換取更多的保養化妝品,可是更多的保養化妝品又要燃燒你殘餘的新鮮肝臟才能持續地供給。

於是只好繼續談著戀愛繼續為著喜歡的人落淚悲哀,原先以為談場戀愛或讓自己年輕十歲,最終卻發現戀愛副屬的傷痛心碎,正以同樣的強度斑駁自己的容顏。

於是,很多書教導妳要多一些些,縱使你發現那是你本來就應該會的,卻還是不知道該怎樣開始愛自己──除了持續地買化妝保養品、約貴婦下午茶找朋友談心、吃些巧克力興奮自己的血清之外──並持續捏著自己腹部的肥肉,節食到罪惡感消失以後,再重複同樣的迴圈。

然後當妳再度的時候,再度的時候,就又再度禁不起食物或美妝的誘惑,想藉由消費滿足自己瞬間喪失的2

然後妳還是繼續操勞奴役於所愛的渾球與美妝的慾求、繼續以自己的青春當祭品、為得只是換得更美更久的青春──這不是很矛盾嗎?

但是不論妳多麼不情願,「時間」不會為任何事情停留。相反地,它會繼續牽著妳的手帶妳跨越女性吸引力的最高點:二十九歲3。人常常說時間可以弭平一切傷痛,卻也忽略了讓它療傷所費不貲,帳單是妳的青春。

從今天起,優雅地老化

既然老化的趨勢銳不可檔,那有沒有一種方法,可以帶妳走出這種迴圈,並讓自己老化得優雅?

最近讀了幾本書,發現輕齡抗老養顏美容一次完成的好方法就是:

帶本書或朋友,一起去

是的,最有效的方法總是最容易被忽略或遺忘。

為什麼這麼簡單的方法有用呢?我們分成兩個面向來闡述這樣的可能。

瘦身方面,我們身體對葡萄糖的控制與代謝,主要是操控在上的。也就是說,相較於妳吃了什麼茶花錠、纖體素、排空機來說,一週跑了多少步或做了多少運動,其實影響你的體重與腰圍更多──因為飲食控制是很複雜的事情,每多吃一樣東西就會讓體內的化學與吸收反應改變。這就是為什麼吃低糖或無糖的食物,有時候也於事無補4

記憶方面,過去研究發現雖然老化是不可逆的過程,可是我們的確可以利用以下的方法,減緩老化的速率,讓我們有效地記憶起更多事情[4, 5]5

  1. 每週至少運動一次的人,比起不運動的人在認知上有更好的表現
  2. 念比較多書的人比起不愛念書的人在心智敏捷上好三到五倍
  3. 從事較多社交活動的人(如陪伴朋友或當義工),比宅男腐女們更能維繫自己的認知活動功能,多達24%。

抗老出奇蛋

發現了嗎?一趟深度的旅行,能夠讓你三個願望,一次滿足。

「可是我沒有時間!」報告堆積如山還在逛網頁臉書的妳說。

「最近手頭比較緊。」總是當月光仙子卻還是偶爾吃大餐的妳說。

「要準備好多東西喔,我很懶。」明明每天需要花30分鐘在鏡子前面試衣服、每週篩選化妝包內容物的妳說。

「約人好麻煩。沒有人陪我去,我一個人會孤單。」剛走出、或還走不出情傷,卻忘記自己曾經能一個人好好地開壞地笑的妳說。

其實這趟小旅行很簡單,只要不長的時間、甚至不需花錢、一個人徒步也可以完成。關於旅行的種種蹉跎等待與舉棋不定,都可以省略不管。

它可以是你家附近的小公園快走幾圈、可以是在擎天崗擎著一本或兩本書邊走邊停邊躺邊讀、可以是搭捷運到淡水,看完夕陽再回來、也可以是挽著好姊妹的手什麼都不必說,從馬路的一端壓到另外一端、壓到腿痠腿軟,然後在投宿的房間裡倚著抱枕,花半個小時吊腳談天到天亮睡著的那種自在歡快、更可以是什麼都不做,倚在日月潭或大湖公園的河岸,細數自己的呼吸與身邊的空氣交替、陪自己的小姪子姪女一起踏青、擔任社區的一日義工,關懷獨居老人等等。

小旅行的五個關鍵

沒有人可以阻止妳給心情一段旅遊,除非是妳為自己設下許多不願改變的藉口。

只要妳在這趟旅程中,能做到下面幾點,這段旅程就會協助抵擋老化的侵襲,讓妳的記憶與身體衰退得慢一些。

  1. 多喝水,慢慢走路

這是《1Q84》裡面教的好方法6。當然,妳要多走路,慢慢喝水也可以。重點在於,如果時間不太緊又是可以用腳走到的地方,就盡量別依靠交通工具吧!這麼做有兩個原因,一是先前提到的,給身體多一點機會運動與代謝,二是給自己多一點時間去體會體內分子的流動、心境的轉換、景物的推移等等。

  1. 不要急著拿相機

雖然沒有相機,總是會有很多遺憾的畫面沒有捕捉,可是什麼都透過鏡頭焦慮地擔心錯過,妳會失去更多的東西。失去和自己獨處的機會、失去和朋友交心的瞬間、失去好不容易可以讓心靈平靜下來的可能。雖然「擁有」的感覺很棒很快樂、快樂也很偉大,但寧靜安適的感覺更偉大。

  1. 帶一本知識性或思考性的讀物

儘管看著手機網頁能給你更多最新最快最多的資訊,但同樣會讓妳原先就已經耗弱的神經更加緊繃。妳會變得無法好好專注地看完一段或一張冗長的文字。可是大腦的鍛鍊是要靠長時間的閱讀與教育累積下來的。不論是一本科普書或是一本有深度的文學著,都能帶領你到不同的境界與體悟,改變你大腦裡葡萄糖的濃度。

  1. 可以大家一起去,或找個人陪

前面提到與他人建立連結會使我們老得比較慢,許多人也發現與所愛的人一起旅行能看到彼此更多不同的面向、耗費更多心力做彼此的磨合7。和別人一起去玩,比起自己去對大腦與身體的鍛練來得更多。不過,在與伴侶一起出去之前,可能還是得參考這裡的建議,避免一起幸福地出去,卻分開旅行,甚至「回不來」。

  1. 不過,也可以自己去,尤其是可以遠離塵囂看到花草樹木的地方8

內觀與禪學的研究同時發現,感受自己身心的流動狀態(Awareness)是通往幸福的入口鑰匙9。獨自旅行,閉上眼睛感覺風在身邊拂過的觸感、輕嗅山茶在早春綻放的芬芳、留心鞋墊和腳地板碰觸的力道等等,旅行中的孤獨與自然體驗,都是一個好的時間點,讓妳用最「入世」的方法達成對自我的覺察、讓身心靈感覺到更多寬闊與啟發(wilderness experience and spiritual inspiration)10 11

一直很喜歡Moser Friedhelm在《寫給非哲學家的21封信》裡面的一句話:


「旅行最主要的重心並不在地點的移動,而是意識的改變…若是人們閉上眼睛走路,即使是通往火車站的熟悉道路,也會成為一段冒險之旅。旅行是一種對「陌生」的體驗與自我的體驗,或者更精確地說,經由對陌生的體驗,而得到對自我的體驗。」
12

每個月給自己一小段時間看看走走,讓身心靈越走越年輕;

踮起腳尖如果尋不著愛,何不索性開啟一段小旅行,把腳步邁開,或許就能看見屬於自己,前所未見的風采。

[本文獻給Womany.net,一直一直默默努力愛自己、追年輕的朋友。]

註腳

  1. Baudrillard, J., et al., 冷记忆. 2009, 南京市: 南京大學出版社
  2. Perilloux, C. and D.M. Buss, Breaking up Romantic Relationships: Costs Experienced and Coping Strategies Deployed.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2008. 6(1): p. 164-181.
  3. 張榮富 and 唐玉蟬, 逐歲分析男女年齡對擇偶年齡偏好的影響. 淡江人文社會學刊, 2009. 40: p. 115-143.
  4. 米麗安.波林, 費. and 費. 波林, 心智拼圖 從神經造影看大腦的成長、學習與改變. 生命科學館. 2010, 臺北市: 遠流
  5. Neurology, A.A.o. Staying Sharp: New Study Uncovers How People Maintain Cognitive Function In Old Age. 2009, June 8; Available from: http://www.sciencedaily.com /releases/2009/06/090608162424.htm
  6. 村上春樹, 1Q84. Vol. Book2. 2009, 台北市: 時報文化.
  7. Julie. Why You Should Travel with Your Partner Before Saying “I Do”. 2008 September 5 [cited 2012 Aprial]; 8]. Available from: http://collazoprojects.com/2008/09/05/why-you-should-travel-with-your-partner-before-saying-%E2%80%9Ci-do%E2%80%9D/
  8. Pretty, J., et al., The mental and physical health outcomes of green exercis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Health Research, 2005. 15(5): p. 319-337
  9. Hölzel, B.K., et al., How Does Mindfulness Meditation Work? Proposing Mechanisms of Action From a Conceptual and Neural Perspective.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11. 6(6): p. 537-559
  10. Fredrickson, L.M. and D.H. Anderson, A qualitative exploration of the wilderness experience as a source of spiritual inspiratio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1999. 19(1): p. 21-39
  11. Park, J.J., et al., The natural outdoors and health: Assessing the value and potential contribution of secondary public data sets in the UK to current and future knowledge. Health & Place, 2011. 17(1): p. 269-279
  12. Moser, F., 寫給非哲學家的21封信. 智慧田. 2005, 臺北市: 知己總經銷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