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所有文章 » 社會心理學 » 各種社心理論2

各種社心理論2

3、誘因理論:

誘因理論認為,行為決定於個體對各種行動的可能結果所做的誘因分析,認為人們以行為後果的有利或不利為判斷基礎而決定採取何種行為。我們以前面的例子來說,克勞茲認為假如逃跑的話,將會被追捕,並可能遭射殺,這些結合起來形成負性誘因;假如他投降,則肯定被送入監獄,這也是一種負的誘因;最後,他可能認為,如果開槍,他便能帶著偷來德的西逃掉,這不僅不是負性誘因,而且還是很強的正性誘因。所以誘因分析只是很簡單地考慮某一行為的正性與負性效果,並依此預測人們將採取的行為方式。社會心理學中有三種重要的誘因理論:

(1)理性決策論:

理性決策論(Rational Decision-makingTheory)是經濟學家對人類行為的基本看法,這種理論假設:在選擇行為的時候,人們會估計不同行為的利益及代價,而以理性的方式選出最佳行為,也就是以最低代價獲得最大利益。這一類型的理論很多,其中以愛德華滋(Edwards)的預期價值論(Expectancy-valueTheory)最有代表性。該理論認為在決策的時候,人們以對下列二項因素所做的判斷結果為基礎:①某一決策各種可能結果的價值(結果的重要性);②某一決策後果真正實現的可能性的大小(實現某種結果的概率)。比如經濟學家在決策時採用的決策樹就是以此為基礎建立起來的,這種理性的模型能很清楚地預測我們如何決策,所以是極有用的標準化模型。理性決策模型常被用來做為預測個人、公司、政府進行經濟抉擇時的模型。

(2)交換理論:

將理性選擇擴大到二個人之間的互動時,便是交換論(Exchange Theory),這一理論將人際互動視為彼此所做的一連串理性決策。也就是說,人們之間的互動取決於彼此對各種結果的代價及利益所做的評估。以前例中的罪犯和員警為例,他們二人由於利益衝突而產生敵對——罪犯逃跑便有利,而員警抓住他方能獲益。以護士及病人間的人際互動為例,病人如果與護士合作便可獲得利益(能得到正確的治療並儘快痊癒),而護士也能夠從對病人的友好態度中獲得利益,比如能得到病人的合作,並因工作出色而受表揚。在這個例子中,護士和病人二人共同的利益建立在合作及友善的互動之上。因此社會交換理論的重點在於強調相對代價及利益,該理論在分析協商情境(bargaining situation)時很有價值。協商實際上就是兩個人或兩個團體通過交換達成利益的一致。

(3)需求滿足論:

需求滿足論(Need Satisfaction)也是一種誘因論。該理論認為每個人都有某種需求或動機,一個人之所以有某種行為,是因為這些行為能滿足這些需求或動機。例如有二名女孩和同時在追求一位男士,你推測男士會愛上其中的哪一個呢?我們又怎樣解釋這位男士的選擇呢?從誘因論出發,我們要找出他的需要,以及這兩個女孩所能給予的滿足,並通過這些來預測他的選擇。同樣我們可以用這個理論來解釋克勞茲的行為,在他的心底裡可能積壓了很多的挫折與憤怒,他之所以向員警開槍是因為這樣可以滿足他的發洩憤怒的需求,而假如他舉手投降的話足這些需求便無法得到滿足。以上三種誘因理論都說明了個體面對多種選擇時,從自己能從各個行為方案中獲得多少利益或損失多少利益來做決策。與學習理論不同,誘因理論將重點放在“當時”情境下各種可能行為的相對利益或損失,而不是強調過去學來的習慣。也就是說它認為行為的起因在於個人當時所處的環境,誘因論關心個人內在狀態,而不只是外部環境。

4、認知理論:

認知理論(Cognitive Theory)是社會心理學中最重要的理論之一。按照認知理論的觀點,人的行為決定於他對社會情境的知覺(perception)與加工過程。心理學家在研究人類認知過程的時候發現,有關社會知覺的定律和與對物體知覺的定律極為相似,人們常常很自然地把對某一社會情境的知覺、想法和信念組織成一種簡單而又有意義的形式,就象對物體的知覺一樣。並且不管社會情境如何錯綜複雜,人們都會將它變得有規律。這種對環境的知覺、組織及解釋影響了一個人對社會情境的反應,而這個解釋社會事物的過程被心理學家稱為社會認知(Social Cognition)。社會認知的範圍極為廣泛,它不僅包括我們對他人外在特徵的認識,也包括我們對他人內在特徵(象人格、情緒)以及人際關係的認識。

(A)認知理論的兩個基本原則

(1)分類(Categorization):

我們知覺事物的時候,往往先根據一些簡單的原則將事物加以分類。例如我們看到一個人的時候,最先常常是依據性別的相似性把他或她歸入男性或女性;我們也可能根據地域的接近性把這個人歸為山東人或是陝西人;也可能根據過去與其交往的經驗把這個人歸結為可信任或不可信任的人。

(3)聚焦(Focus):

也就是將注意力集中到主題之上,忽略背景的影響。比如我們看到某個場景時,立即就能知覺出什麼是主題、什麼是背景。一般來說,色彩鮮豔、移動、獨特及近處的刺激是主題,而灰暗、靜止、形狀相同及遠處的刺激是背景。比如一個高大的外國人站在一群幼稚園兒童中間,我們很容易就把注意力集中在這個外國人身上。這兩項原則不僅適用於對物體的知覺,也適用於對社會情境的知覺。

由於分類和聚焦的緣故,人們往往存在著按照某種方式對事物加以組織的傾向,並且這種將事物加以組織的傾向非常強烈。比如你在校園中看到一男一女兩個學生走在一起,你想把焦點集中在其中一個人身上,並把每個人看成是單一個體是很困難的,如果把他們看成一對就容易多了。另外如果有一群學生在校園散步,你想把注意力平均分配到每一個人身上就很難做到,實際情況是人們總是注意到其中幾個特別一點的人。

(B)一些重要的認知理論

認知理論當中有兩個理論特別重要:

(1)是歸因理論(Attribution Theory):

這個理論又包括海德(Heider)、凱利(Harold Kelly)以及韋納(Weiner)等人提出的歸因理論,這種理論主要是想說明我們如何解釋事件的原因。例如我們怎樣知道一位推銷員奉承你是因為他真的喜歡你,還是因為他想讓你買他的東西。當一個人喊救命時,我們會對他喊叫的原因做怎樣的猜測?這種猜測影響我們決定是否要幫助他。

(2)是認知失調理論(Theory of Cognitive Dissonance):

這個理論是由費斯廷格(Leon Festinger)提出來的,該理論主要解釋當人們的態度與行為不一致的時候,人們如何改變自己的態度或行為,以使二者協調一致。認知失調理論在解釋態度改變等方面相當成功,因此在過去的幾十年中倍受推崇,成為社會心理學理論影響人們社會生活的典範。

(3)角色理論

角色理論是與社會學緊密聯繫的一種理論,它強調個體的行為是由其社會角色提供的,角色理論最早由比德爾和湯瑪斯提出。角色是指一套與個體在社會中所處地位有關的思想、信念與行為方式。角色理論沒有強調行為的某一種單一決定因素,如態度、人格或動機等,而是從角色、角色期望、角色技能等方面的相互關係中去解釋行為的原因,角色理論有助於我們瞭解為什麼人們的行為會隨著他在社會系統中的位置的變化而變化。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