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所有文章 » 愛情心理學 » 心痛的滋味

心痛的滋味

「為什麼呢?」

是不是生理上有一些”機制”是我們產生”心痛的感覺”呢

其實心痛不是因為”某個東西”造成的,

而是「沒有」那些東西造成的

正所謂解鈴還須繫鈴人,心痛源於心動者

要回答這個問題要先從愛情三激素談起

所謂的愛情三激素是指Oxytocin, Dopamine,phenylalanine

愛上一個人分泌phenylalanine

之後就逐漸分泌Oxytocin形成依賴感(父母與子女間,超好朋友之間也會產生)

牽手,接吻,做愛都能產生不同程度的Dopamine

這些產生時我們會有正向的愉悅戀愛感覺

那為什麼會有這些感覺呢?

因為我們身體裡面有一些receptor(受器)和這些神經傳導物質(Neurotransmitter)

做一些結合(binding),像拼圖一樣,每拼上一塊,我們便會有「癢癢的」爽的感覺。

可悲的是
如同村上春樹說:「所謂一步都沒有走出心裡的事情是不存在的」一樣(村上春樹, 2009)

所謂沒有副作用的神經心理機制也是不存在的

吃藥有副作用,吸毒也有副作用,

只是後者伴隨更大的副作用–(Withdrawal Symptom)

戒斷症狀是什麼呢?

簡單的說,就是不在從事該項讓你很爽的行為之後,或是知道自己不再能有這樣享受的機會之後

就會發瘋似的渴求(這就是為什麼分手後會奪命連環call),用盡一切辦法想要得到或要回那樣東西

(這就是為什麼他被甩之後還要問你:我們還有可能嗎?我再重新追妳一次好不好)

另外一項副作用是耐受性(Tolerance),在心理藥理上的定義是:

藥物連續多次應用於人體,其效應逐漸減弱,必須不斷地增加用量才能達到原來的效應。

為什麼會這樣呢?

簡單的說有兩個原因(恕我跳過一些複雜的生理名詞)

(1)受器變多

假設單身時原先只有5個受器,但戀愛後這些戀愛激素一直增加製造,促使身體生成更多的受器來承接這些戀愛激素

也就是說,會急速增加到10個,15個,或100個。戀愛談久了,胃口也變大了,還常常吃不飽。

這就是為什麼一開始交往時牽手就感動,擁抱就落淚;

但時間一久,連做愛也變得平常以後,電話變多,笑聲卻變少

(2)加速代謝

上述的活動增加後,體內的代謝速度加快,身體為了維持恆定性(國中就有教過的概念)

會減少腦內啡(endophine)的分泌量–這是一個自娛激素,我們平常會分泌一定量的腦內啡來維持正常的或好的心情,運動後分泌更多。

比方說連續使用嗎啡,因體內嗎啡樣物質腦內啡的產生受到抑制,因此需要應用更大量的嗎啡,

以補充腦內啡產生的不足,用量就需不斷增加。

這樣你就可以想見,如果今天戀愛激素突然消失,腦內啡還沒調整回來的後果…

不幸的是,正如同我們不知道為什麼墜入愛河,我們也不清楚在墜入愛河的同時,也讓自己墜入了戒斷症狀與耐受性的漩渦

過去一項大鼠曾發現,將母鼠的Oxytocin抽走之後,她便不會再撫養小孩;而為公鼠注射Oxytocin之後,他便開始對母鼠有更多的依賴和親近行為

分手之所以心痛,是因為當初愛得深的時候,身體已經調整到「接受戀愛激素」的模式

分手之後,想到她的嘴角,充滿香氣的眉梢,再也盼不到的微笑與溫熱的擁抱

離開之後,無意間憶起,相機是牽手兩年,圍巾是東京五天,戒指是他曾經又哭又笑的道歉<姚若龍,2010>

這些感受之所以難熬,是因為Oxytocin, Dopamine,phenylalanine的消失註定了那些receptor空虛的開始,讓你想逃也逃不掉

這就是為什麼,心痛的時候總是覺得胸口悶悶痛痛空空的,好想找什麼來填補一樣(其實你的大腦正渴望著那些神經傳導物質的填補)

這就是為什麼,被甩以後我們會找替代品,有些人會很快進入下一段感情,

因為這時候我們要的不是「那個人」,而是Oxytocin, Dopamine與phenylalanine

真的是這樣嗎?

如果什麼事情都歸究到生物因素,基因,不可改變的人格特質,那人與鳥獸何異?

當然我們承認身體有40%~50%決定於生理因素(Pervin 1999),但也不可否認我們自己能掌握住剩下一半的命運

這就是為什麼我還是想從社心的角度切入談戀愛議題

因為我們明白,生命之所以有無限可能,是因為我們願意去相信還有其它的可能存在。

(註)主要資料整理自(Nelesen, 2000),小弟才疏學淺,若有誤解請神經藥理學專家批評指教之,感激不盡~

Nelesen, R. A. (2000). Biological psychology: An introduction to behavioral, cognitive, and clinical neuroscience, 2nd edition. [Book Review]. Biological Psychology, 52(2), 185-186.
Pervin , D. C., Oliver P. John (1999). Handbook of personality : theory and research / edited by Lawrence A. Pervin, Oliver P. John (2nd ed.).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村上春樹 (2009). 1Q84 (Vol. Book2). 台北市: 時報文化.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