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完《做工的人》第六集,真的只能用哭慘來形容。相較於前面幾集的搞笑幽默,這一集展現出一些難以言喻的悲哀,還有親情的力量與無奈。
等待死亡的倒數計時
你曾經有陪伴臥床的長輩的經驗嗎?在他們身邊,可能日夜輪班、還可能會受到他們語氣不好的指責,那個感受是什麼?大部分的人會有下面幾種感受:
- 我又不是你的奴隸,憑什麼這樣使喚我?要吃就吃,不吃拉倒,我不需要讓你在這裡糟蹋
- 很累、很疲憊、但是又放不下
- 很心疼,很想要分擔他的痛苦,但是又不可能
- 覺得自己的自由被限制了,要在旁邊照顧,每次都在想什麼時候看護或者是其他人能夠來替換⋯⋯
- 每天被疲勞轟炸,覺得先死的可能會是自己
作為一個陪病的人,你都有這種「生不如死」的感覺,那麼想一想,如果你是那個慢性病、中風、躺在床上不能動的人,感覺是什麼?俗話說久病厭世,長期臥病在床的人,由於身體無法活動,又沒有辦法實踐生命當中有意義的事情,很容易陷入負面情緒的漩渦,這就為什麼慢性疾病常常與心理疾患有關(大約有一半癌症的病患共病憂鬱症,憂鬱症則是中風的危險因子)1 2,這也是為什麼,明明他是生病的人,但卻又脾氣這麼大——他恐懼死亡、他害怕自己就這樣一輩子變成一個沒有用的人、他厭惡自己用這樣苟且的方式活下去、他不想要給大家造成麻煩⋯⋯太多太多的情緒,太多的難堪,太多難以承受卻不得不承受的記憶,壓垮自己的呼吸。
其實,世界上最難受的,並不是死亡,而是等待死亡。每一分每一秒,每一次無法控制身體的苦惱,每一個痛不欲生又難以入眠的夜晚,每一回看到親人疲憊的眼神,都會有強烈的罪惡感襲來——我這樣繼續下去,是不是拖累大家?
而越是在這種時候,越能看到親戚手足之間的感情究竟是支持同理,還是分崩離析。
(以下有雷)
一場病,看穿家人的嘴臉:七種不同的家人,你看過哪一種?
整理過去的研究3 4當我們面臨家人生病的時候,整個家族系統當中,有可能出現下面幾種不同的角色。
- 照顧者:主要協助患者的人,在這部片裡面是阿祈的太太,偶爾是他兒子小傑。這個角色通常會有很多的勞力跟生理上面的壓力,長期下來很可能也會產生疾病,或者是照顧他人的人,變成先離開這個世界的人(是的,比患者還要早離開)。
- 資助者:沒辦法提供身體上面的照顧和時間上的勞力付出,但可以提供金錢。在這部片裡,是阿欽的角色——但在現實生活當中,有可能同一個親人同時扮演照顧者和資助的角色。
- 落跑者:在這部片當中沒有出現,但在現實生活當中,很可能是一個大家庭裡面長輩生病,三、四個兄弟姐妹當中,幾乎不會出現也不會出錢的那一位。
- 蜻蜓點水者:和前者雷同,但至少會出現一下子,最常表現出來的就是會來探病一陣子,但很快就離開的家人,例如關係沒有那麼親近的親戚朋友,或者是對於家裡面投入比較少的成員。有些時候,是病患不希望自己落魄的樣子被朋友看到,以這部片來說,阿祈的自尊心比較高,所以即使在阿昌夫婦來探病的時候都要講笑話,從這邊也可以推測,阿昌夫婦的角色比較像是蜻蜓點水,但並不是因為他們不關心,而是考量到阿祈的心情。
- 陪伴者:這個角色比較特別,指的是照顧者身邊陪伴的對象,以這部片來說,主要照顧者如果是阿祈的太太,那麼他的陪伴者就是小傑;如果照顧者是小傑,那麼陪伴者就是小玉。陪伴者不一定會主動陪伴病人,也不一定能夠實際幫上任何忙,但有一個重要的功能就是「支持主要照顧者」,讓照顧者在心力交瘁的時候,還能夠繼續生活。
- 支配者:沒有做出什麼實質貢獻,只會出一張嘴,指揮大家做事、看診、各種口氣很差,有時候甚至比患者的脾氣還大。這可能是一個家裡面,大家覺得最頭痛的角色,但卻敢怒不敢言。
- 問題製造者:在這部片當中,一開始類似這個角色是阿祈,每次都闖禍、阿欽每次都幫他擦屁股。不過,如果放在家中有患者的情境,那又不一樣了。在這部片裡面沒有出現這個角色,但是在現實生活當中,可能會有那種「你寧可他不要來探病」的手足或親戚,因為他的出現不但無助於現場的狀況,還有可能會讓氣氛變得很僵。
談到問題製造者,你有沒有想過阿欽為什麼明明知道阿祈一次又一次的夢想都只是幻想,還要幫阿祈擦屁股?
無法取代的兄弟情
其實,某種程度上面是因為,阿祈填補了阿欽童稚天真的那一面,那個他已經在墮落的那個時期,就早已死亡的一面。雖然阿祈總是像個小孩一樣,但是在阿欽的心裡面,他永遠是那個會帶他到工地玩,爬上爬下的大哥,那個腦袋裡有很多的夢想、有很多看起來不可能但是卻又奢望的可能、那些不敢夢的夢、不敢想的念頭、不敢太過囂張的笑容,相對於嚴肅、把自己的黑暗藏很深的阿欽來說,是他人格原型的另外一種陰影5,換句話說,他在哥哥的身上看到快樂的可能,看到自己沒有辦法去實現的那種完整,看到即使在顛沛流離、貧困危機之際,還能夠保有的樂觀開朗——這個是陰鬱的阿欽所匱乏的、渴望的、耶一直想要成為的自己。
「世上最無奈之事,即便刀劍在手,或者天下無敵,仍是有救不了最想救的人。」劇中一幕阿祈和阿欽兩人在工廠扮演素還真與黑白郎君,像小孩一樣玩得不亦樂乎,這句話卻也預告了兩個兄弟後來的命運⋯⋯。
(以下巨雷)
看到了結局,不知道大家是否有跟我一樣的問題:如果有一天,你的家人或手足詢問你是否願意送他最後一程,你的決定會是什麼?多年前我在一篇臨終陪伴的論文裡面讀到類似的問題(可是年代久遠我已經忘記是哪一篇了QQ),受訪者是患者的大哥,患者癌症加中風,死不了也活得沒有尊嚴,每天都像是在數日子,灌食、看電視、睡覺,就連上廁所都需要人攙扶,有一天,他終於和哥哥說:「你讓我死了好不好?拜託、算我這個做弟弟的最後一次求你⋯⋯。」可以想見這是多麼痛心棘手的「邀請」,至少涉及了下面五種以上的傷悲:
- 告別自己的生命
- 告別這段手足關係
- 告別身邊自己所愛的人
- 讓手足成為殺人兇手
- 讓手足背負著一輩子的罪惡感
- ⋯⋯
當時我看的那個論文受訪者當然是拒絕,因為他不忍心讓弟弟的生命斷送在自己手裡,但同樣的,他也不忍心看著弟弟這樣受苦,夾在這樣的兩難當中,進退維谷⋯⋯只能等待弟弟死亡的時間來臨,每一天都像是在煎熬。
幸好,在《做工的人》這個故事當中,導演透過巧妙的安排,讓上面的五種悲傷能夠被打折一些(儘管如此,依舊是很悲傷),但這也不得不讓我們思考一件事情——如果生命有期,如果那個和你打打鬧鬧、嬉笑怒罵一輩子的兄弟終將會離開你,那麼我們願不願意在來不及之前,多看看對方的臉,多在乎彼此一點?
別讓我愛你,變成來不及
「我爸說會帶我去很多地方,但是世界總是在他嘴裡,他從來沒有帶我們去任何地方。」小傑跟小玉說,父親的倒下,讓他幾乎一夜長大。
劇情裡面有一幕是小傑戴著面具,不斷地哭泣,不發一語,小玉陪在他的身邊,從不知所措,到生澀的擁抱,這是一種靠近,一種「雖然我無法減低你傷心,但我理解你的失去」的靠近。這其實就是一種珍惜。
我常常說,人生在世,永遠不知道無常和明天哪一天先到來,為了避免遺憾比思念還長,我們要試著表達自己的感覺,才不會讓我愛你,變成來不及。但突然要說出我愛你,談何容易?
其實很簡單,這部片已經幫我們預告了一種有用的方法叫做「人生跑馬燈」——你可以回想和兄弟手足在十多歲以前,兩個人一起玩遊戲、追逐、打鬧的畫面,想像自己當年是如何追在哥哥或姐姐的後面,或者帶領著弟弟妹妹奔跑、嬉戲;你也可以回想童年和他們印象最深的回憶,把它畫下來(比方說我記得最清楚的,就是站在上下舖的雙人床,和兄弟姐妹們一起想像這是一張海盜船,要出發前往偉大的航道。我的做法是,直接擺在沙盤裡面)。
透過這樣的練習,或許你就會試著開始珍惜,那些看起來很容易,但是稍縱即逝的關係。就像片裡面的阿祈與阿欽,在工地裡面的樓梯上下奔跑、一起看布袋戲打鬧,成為他們記憶當中,最穩固的城堡。
從這一刻開始,你有機會用不同的方式,來對待還在你身邊的人;你有機會在剩下的日子裡,關心長輩的健康、在意手足的日常營養,然後在所剩不多的歲月裡,用童年那些快樂的日子的心情,繼續寫下長大的你們,共同的回憶。
最後我想說,這個故事還有一個隱藏的觀看方式,就是把這對兄弟,看成你內心當中的兩個部分,一個是喜歡幻想、開朗、樂觀、什麼事情都想要嘗試看看的阿祈(promotion focused)6,一個是謹慎小心、會先努力賺錢、預謀規劃,可靠但是卻有點木納陰鬱的阿欽(Prevention focused ),這兩個部分,很可能象徵你內在的積極和謹慎,當他們一起合作,就能夠成就某一些完整。可是,也有一些時候,太過積極或太過謹慎,都沒有辦法面對當下的困難,像這樣的時候,死亡就成為了一種必須——透過某一些陷落、解脫、同歸於盡,那些一直以來越不過去的檻,才有重生的可能。
你呢?你的心裡面也有這兩個自己嗎?他們也經常像素還真跟黑白郎君一樣,戰爭不休嗎?或許,對於這兩個自己最好的方式,並不是互相爭執,而是互相扶持,因為他們,都是你的一部分,都有可能在你生命最艱困的時刻,帶給你另外一種不一樣的可能。
珍惜你身邊那些和你有共同回憶的人,善待你心裡,那兩個對立卻又互相彌補的靈魂。或許,我們都不是做工的人,但在我們的內心深處,都有兩個互相扶持的阿祈與阿欽,甚至是噗嚨共三人組,陪我們走過幽鬱的森林,然後,蛻變重生。
註腳
- Spiegel, D. (1996). Cancer and depression. The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 168(S30), 109-116.
- Narushima, K., & Robinson, R. G. (2002). Stroke-related depression. Current atherosclerosis reports, 4(4), 296-303.
- 憂鬱症患者家屬< 照顧者> 對照顧患者之心理調適與因應. 2006. PhD Thesis.
- 洪麗珍, 劉千琪, 郭憲文, 黃美娜, 張麗華, & 林菊枝. (1999). 主照顧者接受照護指導對居家長期臥床病患照護之影響. 護理研究, 7(4), 363-375
- Stein, M. (1998). Jung’s map of the soul: An introduction. Open Court Publishing.
- Higgins, E. T. (1998). Promotion and prevention: Regulatory focus as a motivational principle.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30, 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