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日子以來,你曾遇見你感覺安全的人、地方或時刻嗎?」她問我,亞麻布的褐色裙擺舒服地展開在地毯上,午後的陽光像是夢一樣地撒落柚木的桌面,空氣中淡淡地飄著柚子香。
初秋的木童咖啡,一直是我們交換靈感的地方。我猶豫了一陣,低頭看了羊男伯爵茶的色澤,突然覺得自己好悲哀。最近好像真的很少,有那種安全的感覺,好像在每個人身邊,都有一點擔心,都要保持一點距離,都怕,被丟下、被討厭。
「可是,我以前不是這樣的。如果是以前,有人打電話約我,我一定會不假思索地說好;曖昧很久的人突然跟我說願意試試看在一起,我一定會立刻答應,可是漸漸長大,我卻也漸漸變得膽小了。這段日子以來,我不斷拒絕那些曖昧的對象、拒絕灰暗不明的關係,我以為這是一種勇敢,後來才發現,我只是不敢再去愛。因為我無法承擔,那些『我會全力保護妳』、『我絕對不會丟下妳』、或是『放心,天塌下來有我頂著』之後的承諾落空。」我說,小野麗莎的嗓音,淡淡地在空間裡醞釀著。
我突然想起心理師叮噹貓說的那段話:「承諾就像氣球,失落,就像針。刺破了以後,不只是落空而已,而是深深地無力與痛楚。」
「或許你只是在找尋一種不會消失的安全感吧。可是,這世界上,真的有不會消失的安全感嗎?」她問我,用長長的湯匙攪拌了一下咖啡,發出喀啷喀啷的聲音,撈起一顆冰塊在嘴裡榖榖榖地咬了起來。
安全感哪裡來?
老實說,我不知道。我起身到小木櫃那邊拿了幾張牛皮紙,用黑色代針筆在紙上寫下「安全感」三個字,然後在旁邊畫了一些線,陸續填上了「承諾」、「信任」、「回應」、「自在」、「平靜」與「依賴」。這些,都是過去有關於依戀的心理學研究當中,常常和安全感(security)一起出現的字詞:
(1) 承諾(commitment):兩人願意發展一段長期的關係,一起經歷這當中的苦辣酸甜,並放棄其他「可能的對象」[1]。
(2) 信任(trust):你願意把自己的一些秘密與黑暗坦然托出,因為你知道他不會拿這個來傷害你[2];它同時也是一種交付,不論這項交付,是期待或是任務。
(3) 回應(responsiveness):包含三個成分,了解(Understanding)、驗證(Validation)、關懷(Caring)[3]。對方能了解你要的是什麼、在乎你在乎的事情、並且關心你的需求。例如,當你跟他說,明天面試你不知道要穿什麼鞋子的時候,他會耐心跟你討論,安慰你的緊張,並跟你說不論結果如何他都會陪你一起面對,而不是「已讀不回」或是草率回一句「隨便都好」。
(4) 自在(autonomy):學術上比較常翻成「自主」,其實就是許多兩性書上所說的「做自己」,自在的決定你真正想做的事情,不需假裝、不受委屈[4]。
(5) 平靜(peace):在安全的關係裡面,當然不乏瘋狂的追逐夕陽、腦洞地耍白痴搞笑,但是也有一個重要的時刻是,兩人可以感受寧靜的美好,這是一種心靈安適的感覺[5],恬淡的幸福。
(6) 依賴(interdependence):說穿了,其實就是一種習慣與熟悉[6]。總是吃同一家麵店,去同一家咖啡廳,在同樣的巷子轉彎回家,有自己的沙龍和設計師,喜歡他們家的洗髮精香味等等。而他寬闊的肩膀、頸間的溫度、甚至掌心的繭,似乎都已經是你的一部分。
依賴,其實就是把別的存在,融入你的存在。
記憶中的海豚飯店
「看起來,安全好像同等於『黏TT』不是嗎?」她指著紙片上我歪斜的字體說。伯爵茶有點苦澀,但杯底好像可以看到羊男懦弱耳朵的倒影。
「不是噢。真正安全的依賴,其實蘊含著『離開』。正因為這個地方可以讓你感到安全、讓你覺得平靜,你才可以把目光轉向別的地方,去闖去瘋狂、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我說,這是Feeney多年前著名的「依戀弔詭」(attachment paradox)──那些真正對關係感到安全的人,其實更能獨立完成更多挑戰[4]。
這就是為什麼,小時候你知道媽媽不會離開,就願意到公園、玩具池裡賣命地玩;這也是為什麼,在家裡附近常去的咖啡廳,你可以將電腦安然地放在桌上就去廁所、全心投入你的工作[7]。
我們遠比想像中,需要更多的歸屬感,一段穩定的關係、一片熟悉的草坪、甚至是一瓶帶有淡淡咖啡香的洗髮精,都可以讓自己煩躁的心靈,多一點熨斗走過般的寧靜。因為你知道,有一個地方,可以蘊含、容納全部的你。
終於,她看了看我的眼睛,然後在紙上寫下「離開」兩個字。筆尖緩緩地在空氣中猶豫,與紙間的空隙好像在暗示某一種不會褪去的預言。微風掠過窗簾,停在我最喜歡的那一頁[8]。
「嘿,我一直在做夢噢。海豚飯店的夢。有誰在那裡為我而哭。我每天都夢見那同樣的夢。海豚飯店形狀非常細長,在那裡有誰為我而哭著。我以為那是妳。所以,我覺得無論如何都必須見妳一面。」
「大家都在為你而哭噢。」奇奇說。非常安靜,好像在撫慰神經似的聲音。因為那是為了你而存在的地方啊。在那裡大家都為你而哭噢。
或許你只是在找尋,一個會為你哭泣、靜靜地撫慰、靜靜地包含著你的地方。
延伸閱讀
1.Rusbult, C.E., Commitment and satisfaction in romantic associations: a test of the investment model.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1980. 16(2): p. 172-186.
2.Holmes, J.G. and J.K. Rempel, Trust in close relationships, in Close relationships, C. Hendrick, Editor. 1989, Sage: Thousand Oaks, CA. p. 187-220.
3.Reis, H.T., Steps toward the ripening of relationship science.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007. 14(1): p. 1-23.
4.Feeney, B.C., The dependency paradox in close relationships: accepting dependence promotes independence. J Pers Soc Psychol, 2007. 92(2): p. 268-85.
5.李怡真, 安適幸福感的構念發展與情緒調控機制之探討, in 心理學研究所2009, 臺灣大學: 台北.
6.Agnew, C.R., et al., Cognitive interdependence: Commitment and the mental representation of close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8. 74(4): p. 939-954.
7.曹勝雄與孫君儀, 建構地方依附因果關係模式.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 2009. 55: p. 43-63.
8.村上春樹, 舞舞舞(下). 2001: 時報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