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所有文章 » 心理師之路 » 即使無法確定結果,我們仍要作出選擇:存在主義治療教會我的五件事

即使無法確定結果,我們仍要作出選擇:存在主義治療教會我的五件事

「就算我這樣做了,然後呢?」很多時候,這會是阻止我們跨出一步的一種藉口,但我今天念完*以後發現,有些路,是你得踩一步以後,才能漸漸看見後面的旅途。下面整理一些我看到很棒、很有力量的話,分享給大家:

1.     

意義是很弔詭的東西,你越是想抓住它,就越容易與它失之交臂。意義就像快樂一樣,要間接地追求;當你和有價值的事物訂定了約定,並且為這個約定負起,這樣的承諾就使得意義油然而生。

2.      焦慮的意義

焦慮是生命的本質。你當然可以藉著逃避焦慮,假裝自己已經找到「永恆不變的安全」感,但其實你很清楚,這種想法只是一種自我欺騙。焦慮也存在一種弔詭,當你越是逃避它,就得付出越多代價;但當你轉身開放地面對它,就會發現其實他並沒有想像中可怕。

3.      的本質

有一天你會發現,除了自己之外,你無法倚賴別人來肯定你自己。這種體會可能引來深沈的孤獨感,卻也是救贖的開始。因為這也代表你可以自己賦予自己生命的意義、選擇該如何過活。如果你在孤獨的時候都無法容忍自己,又如何期待別人會因為我們的相伴而感到充實?

4.      存在的

人類最大的恐懼之一是發現自己的空虛。我們獨自而來,又獨自離開,那麼自己的核心究竟是什麼?你可以閉起眼睛逃避看見這樣的恐懼,但你始終是渴望自由的,所以你越是視而不見,這樣的恐懼就越容易敲門來侵襲你。當你將自己定義成無法改變的個體,就等同用你自己的手,限制了自己的自由。

5.      自由與負責

我們都是孤獨的,但也因為這樣,我們才有機會跟其他生命產生聯繫。當你真正能了解到,自己的未來不必然複製於過去,當你真正能看見自己的限制,但仍然感覺到自己是有價值的,你就可以從過去與孤獨的束縛中走出來,學習創造屬於自己的未來。

這些看起來都像勵志書的話,反覆咀嚼都可以讓你對應到現在的生活,我在讀的時候,覺得每一句都打到我心裡面。也希望我們從今天起,都可以練習,為自己的生命負責!

*Corey, G.2013)。 存在主義治療 (修慧蘭、鄭玄藏、余振民、王淳弘合 譯)。載於 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 中文第三版 2013年。(頁 152-186)。 台北: 雙葉書廊。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