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心是一種緣遇,用情卻是一種修行。」
蔡璧名老師說,敏感的人常常愛得很深,但分開的時候又撕心裂肺⋯⋯心理學上常說「用情越深,就越難放下」(這就是傳說中的投資理論, investment theory of relationships),幾乎是廢話XD;
我也常常說「正因為你愛他很多,所以離開才會變得如此痛苦。如果你們的愛在離開的時候沒有痛苦,那才是真正的悲哀——因為這表示你從來沒有用真心愛過。」
所以有些人願意像飛蛾撲火一般愛的奮不顧身,有些人則是活在自己防衛的城堡裡,認為只要有開始就有結束、只要有投入就有痛苦,所以期不待不受傷害、別太投入就不會太痛苦,不要太過信賴一個人,最終就不會被那個人所傷⋯⋯。難道沒有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法嗎?要怎麼樣才能夠彼此相愛,又不會最終受害?
「在修煉感情的路上,我們終將明白,有一種情份,不用抓緊也不會分離;有一種情愛,不用害怕失去反而能夠地久天長,因為感受深情,所以才能夠理解無情,因為欲而無咎,所以愛無所傷。」
我一邊讀著一邊覺得能夠這樣真的很好,問題是,該怎麼樣達到這樣的境界?(大師我辦不到啊!)
在這本書當中, 蔡老師援引老莊思想,結合黃帝內經,例如老子說當你用盡力氣之後,就會變得軟弱無力,所以如果你費盡心機去愛一個人,把自己的精氣都耗盡,接下來等待著你的,就是一段感到疲憊不堪的旅程,甚至可能會夾雜的許多不甘心和不公平的情緒。
以自己的身體為師,時刻覺察自己的身心,就不會在情海當中迷航。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經常注意自己的焦慮、悲傷、胸悶、心悸、頭疼等等。因為這些都有可能是你的情緒,透過你的身體試圖想要告訴你些什麼。
這個週六(12/28 1500-1700)是蔡老師的新書演講,如果我資料分析完的話(但願XD)應該也會偷偷跑去參加,如果你是下面幾種「症狀」的朋友,歡迎來找你的解答:
- 猶豫要不要進入一段感情關係,有很多擔心跟考量的人
- 害怕投入太多,最後會受傷的人
- 剛離開上一段關係,至今都還隱隱作痛,難以放下的人
- 在幾段不同的關係當中游移,內心卻非常空虛的人
俗話說道法自然,你的身體就是你的自然,所以在奮力去愛之前,我們也要學著自處,才能在慌亂的情海當中,舉重若輕,安身立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