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讀心理的朋友都跟我一樣有類似的困擾,當別人知道你是念心理系的時候,第一句會問你的話是:「你能看透我在想什麼嗎?」、「昨天那個學妹傳line給我,你覺得他對我有意思嗎?」、「如果他都沒回我電話,是不是代表他不在乎我?」。
「他第一次跟我約會就說臨時有事,這樣我還有機會嗎?」
「已經在一起這麼久了,他還是不讓我認識他的朋友,你覺得他這是什麼心態?」
「他都平日約我,而不是週末約我。你縮縮看,他是不是背地裡還有別人?」
每次都被問得像「通靈系」的人一樣,如果我可以解答這些問題,綾貝早就去開宮廟了(╯°□°)╯︵ ┻━┻
不過,昨天在<Science of Relationship>上面讀到了一篇文章,一舉解救我們這群「通靈人」。
下次被問到類似的問題時,這樣回答就對了:「不一定喔,有可能是!@#$,也有可能是#$︿,還有可能是@!$#%……」
-
他用Line回覆邀約,而不是用電話,表示他對你沒感覺?
或許你以為打電話約他,他卻用訊息回你,是一種不重視你的表現,但目前並沒有證據說明「用訊息取代電話」,等同於不重視這段關係;更可能的情況是,因為你這樣想,結果最後跌入了自我驗證的語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1,兩人的關係果然越來越差。
沒有證據顯示電話比訊息「好」。事實上,訊息是時下年輕人非常慣用的方式2,美國每三個青少年就有一個,一天傳訊息超過100封。當然我們還是會講電話,但大多數的對象都是家人。另外,外向、情緒不穩3與比較不怕孤單的人4,比較喜歡用訊息(而不是打電話)。
用訊息溝通其實有很多好處,例如保護隱私、以及可以即時傳遞,不像在電影院或騎車時就不太能講電話。當然也會有一些限制,例如對方發來「很好」兩個字,你其實不知道他的語氣是開心還是難過。另外,一些研究也顯示,當你不想跟對方太過親密的時候,你也可能會用簡訊5。
-
他因為忙碌或生病延後約會,表示他不在乎你?
我們常常聽到很多兩性專家會說,對方不斷地爽約,表示他不在乎你。聽起來「爽約」這件事情,蘊含了幾種可能性:
- 他真的有事或生病
- 他不想跟你出去,他寧可花這些時間去做其他的事情,例如處理自己的事,或是跟別人約會。
同樣沒有證據顯示,延後約會等於無感。相反地,「欲擒故縱」(play hard-to-get)倒是許多人喜歡使用的方法,利用這樣忽遠忽近的方式,來增加神祕感與吸引力,所以我們無從得知對方的「放鴿子」究竟是在耍手段(實際上對你還是有意思),或是他真的不重視你。
不過這到底有沒有用呢?對有些人來說神祕感是有效的6,但對另一些人來說是無效的,他們更喜歡直來直往7。
事實上,跟第一點一樣,如果你一開始就把結果想慘了,那結果通常也會很慘。一段好的關係是需要靠經營的,願意去相信這段關係是可以成長(Growth Belief)而不是好壞由命定(Destiny belief)的人,更願意去解決與克服關係中的一些問題8。
-
最好別太早帶他去見你的朋友,因為朋友的評價可能會讓他留下不好的印象?
「如果你的朋友會在他面前說你的壞話,你該思考的不是要不要帶伴去見他,而是『你怎麼會交到這樣的朋友』?」Dylan Selterman博士說。有些專家會建議妳不要太快帶新伴侶去見朋友,因為他們可能會諷刺你或挖苦你,破壞你的形象。但同樣的,沒有證據顯示「見朋友速度快慢」與「兩人關係好壞」有關。
另外,我們都知道「情人眼裡出西施」,一開始我們總是容易對對方抱持「正向的錯覺」( positive illusions),雖然這對關係是有幫助的9,但隨著時間的推展,我們還是需要知道朋友對另一半的看法,他們通常會對感情比較客觀,也比較能準確地預測你們兩個是會ㄘㄟˋ還是會繼續在一起10。
最後,還有一個是「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效應」,學術一點的說法是「合作性求偶」(cooperative courtship)11,例如演化上一些鳥類或動物會協助他們的好麻吉找伴(影片),國中男生在虧妹的時候,旁邊會有一些暗樁穿著夾角拖吊嘎幫忙起鬨,甚至到求婚時都仰賴朋友幫忙才搞定;姊妹淘也總是聚在一起,喝下午茶吃鬆餅,討論哪個男人值不值得去愛或等待(旁邊這些狗頭軍師叫做“wingman”或“wingwoman”)。總而言之,把妹或戀愛的時候,有朋友在旁邊不一定不好,有時候反而還可以提供一些幫助(雖然不一定有用XD)。
-
不把重要的週末晚上空下來約會,表示他不重視我?
週休二日的文化下,我們好像很容易把週末看成自己放鬆的時間,我們傾向把這些時間留給一些重要的人,或是留給自己。不過,是誰告訴你週五或週六晚上,才是神聖的黃金時間(primetime)?
事實上,並不存在一個「通用的」黃金時間。Dylan Selterman指出,某些人是夜貓子(night owl),某些人是早起的鳥兒(morning larks)所以天天有吃不完的蟲(?);此外每個人的個性、偏好的活動也有所不同,就像是有的人是野外冒險王,上山下海路跑海釣通通來(所以這些活動可能大多在白天),有些人則是假掰白日夢冒險王,休閒的第一要務是皮膚不可以變黑。基於這些活動的時空限制,或許我們更該在乎的不是約會的時間究竟是平日還是假日、白天還是晚上,更重要的是你們如何在兩人偏好的休閒時間當中,取得一種平衡。
我們最近在進行的一項研究初步發現,雖然夫妻共同興趣多的人,比較滿意彼此的關係,但這效果遠不如「婚姻彈性」來得大。想像一下,如果你要去看痔瘡而且心裡各種複雜很害怕、很需要老婆陪(我絕對不是在影射某位編輯),但是老婆可以的時間與醫師的時間一比對,只剩下她每週用來做臉的快樂週日早上,那她會怎麼辦?她會陪你去嗎?在「敲時間」之外,當兩個人都願意為這段關係做出一些調整與犧牲,這種「利關係行為」(pro-relationship motivation)12更有助於感情的維繫。
同樣的,如果他老是不跟你一起去做你喜歡的事情,或不讓你陪著去做她喜歡的事情(比方說我喜歡一個人買衣服,因為快又不會有人在一旁碎唸),很可能是他真的對你沒興趣,但也可能是他「經營關係的技巧」不太好,甚至還有其他更多種可能。我們並沒有辦法憑藉單一的行為,就確定他愛不愛你,或是他愛你勝過他自己。
心理學的背後,其實是針對一個現象提出幾種不同的解釋(把原先就模糊的事情搞得更複雜),而不是替一個行為找一個單一的動機。
沒有一個舉動可以代表感情的全貌,也沒有一個行為可以看透他到底想不要(咦?)。別太快就覺得自己被打槍(brush off),除非你天生喜歡打自己槍。反過來看,當然也不是一天到晚唱「在一起喔在一起喔要在一起」,就真的會在一起。
與其花時間去猜測對方在想什麼,不如好好把焦點放回自己身上。不斷詢問對方怎麼想,最終只會失去自己真正的模樣。
(本文首發於PanSci,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首圖取自「我要討厭你五分鐘」粉絲團http://ppt.cc/GftL)
註腳
- Darley, J. M., & Fazio, R. H. (1980). Expectancy confirmation processes arising in the social interaction sequence.American Psychologist, 35(10), 867-881.
- Lenhart, A. (2010). Teens, cell phones and texting. Pew Internet and American Life Project. Retrieved fromhttp://pewresearch.org/pubs/1572/teens-cellphones-text-messages
- Ehrenberg, A., Juckes, S., White, K. M., & Walsh, S. P. (2008). Personality and self-esteem as predictors of young people’s technology use.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11(6), 739-741.
- Reid, D. J., & Reid, F. M. (2007). Text or talk? Social anxiety, loneliness, and divergent preferences for cell phone use.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10(3), 424-435.
- Pettigrew, J. (2009). Text messaging and connectedness within clos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Marriage & Family Review, 45(6-8), 697-716.
- 請參看這兩篇
http://www.scienceofrelationships.com/home/2011/9/2/a-case-for-playing-hard-to-get.html
http://www.scienceofrelationships.com/home/2013/4/24/is-playing-hard-to-get-a-good-dating-strategy.html - 請參看這兩篇
http://www.scienceofrelationships.com/home/2013/9/30/the-case-of-the-disappearing-date-playing-hard-to-get.html
http://www.scienceofrelationships.com/home/2012/1/25/direct-is-best-forget-about-playing-hard-to-get.html - Knee, C.R., Patrick, H., & Lonsbary, C. (2003). Implicit theories of relationships: Orientations toward evaluation and cultivation.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7, 41-55.簡單來說是這樣,不過案情可能比你想像中複雜,這兩個概念是獨立的,請參考這篇。
- Murray, S. L., Holmes, J. G., & Griffin, D. W. (1996). The benefits of positive illusions: Idealiz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satisfaction in close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0, 79-98.
- Agnew, C. R., Loving, T. J., & Drigotas, S. M. (2001). Substituting the forest for the trees: Social networks and the prediction of romantic relationship state and fat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1, 1042-1057.
- Ackerman, J. M., & Kenrick, D. T. (2009). Cooperative courtship: Helping friends raise and raze relationship barrier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5, 1285-1300.
- 另,關於社會心理學如何控制可能的混淆變項,可參考這篇文章〈社會心理學是不是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