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他對我很冷淡,這已經是第六次他不回我訊息了。一開始,我以為是因為他最近剛好逢月底,很多企畫、瑣事要處理,每天忙到昏天暗地,所以我都不敢吵他。可是,他還是一樣逛街、一樣跟朋友出去吃飯,連打卡都要躲我……我不懂,他真的忙到連一封簡訊都沒有辦法回嗎?」她說,語氣裡夾帶著些許的憤恨不平,附加富士山一樣高的委屈。
「前幾天,我傳了好多次line給他,他明明看了,卻沒有回我。後來,甚至連已讀都沒有。一直到隔天下午,他才傳一句簡短的話:『抱歉我昨天電話沒帶回家放在公司』。沒有但是,沒有多餘的解釋,也沒有任何的安慰,簡單地一句話就把我打發。我常常找不到他,而這種時候我只能等待,什麼也不能做……。一直到今天我才知道,原來我所了解的他,竟然是這麼的有限……」
所謂的「男/女朋友」,到底跟一般人哪裡不同?除了多講幾句我愛你,多說一些甜言蜜語之外,很多時候,你跟其他人一樣,只有他的一只手機號碼、最多加上臉書ID。或許你去過他家,但是他很多前任情人也去過;或許你知道他的公司在哪,但那裏還有許多天天跟他見面的同事;你或許認識他的朋友或爸媽,但是在你跟他分手之後,這些人很可能很快地就能清理你跟他們的關係。
所以,擁有他,你並沒有擁有很多;
相反地,太愛他之後,你反而讓自己變得更貧窮,更為了他患得患失[1]。
你開始日日思索他在做什麼?為什麼不理你?為什麼訊息總要拖好久才回<1>?為什麼老是有開不完的會、無法拒絕的約?為什麼,曾經在他的心中你是第一位,現在卻總像是在等補位?
為什麼他總是消失?
這已經不是我遇到的第一個個案了,許多人都遇過類似的問題,對方常常搞失蹤,電話不接、訊息不回,可是自己又像是被格雷的陰影纏身似的,越是痛苦越離不開對方,為什麼會這樣?
從「他消失」這件事來看,或許可以提供三種可能的解釋:你不再提供他要的熱情(Passion)<1>,或是你們的關係並不安全(Secure),或是,他倦了。
(1)你不再提供他要的熱情:首先我們必須認清一件事情是,每個人在愛情裡渴求的東西不盡相同。他需要的可能是短暫的激情,你期待的可能是長期的承諾。一般來說,愛裡面的激情(Passion)大約可以維持幾個月到幾年(每段關係不同),但終究會消逝不見[2]。在感情的一開始,兩人「急遽」變得親密時,最容易增加激情的感覺,換句話說,你之所以會對他有fu,有一部分是因為你最近跟他常常見面、講話、睡前聊天,這些親密增加了激情──這就是為什麼有些情侶在一起前,都有一個聊通宵的天明[3]。
但如果你們不再變得「更親密」,這份激情也不會增加,於是他會開始覺得:「好像沒有fu了」,於是他開始去找其他的新鮮感,其他的fu。
「我不知道。我覺得我跟你好像淡了,好像接吻、擁抱都沒有用。發現這件事情的時候我其實很shock……可是,這好像已經沒救了……」
值得慶幸的是,有些人雖然知道沒有fu,但還是習慣對方的陪伴,繼續經營兩人的關係,進入「伴侶愛」(Compassionate love)的階段。這些人更有同理心(empathy)、更願意協助伴侶[4]。
之所以會有不對等的付出,一種可能是因為當你還在苦苦為這段關係付出的時候,他已然轉身去追求他更想要的passion了。因為你期待的是長遠的伴侶愛,他卻只習慣談激情愛;你的感情保鮮期朝向未來,他的,卻過了熱戀期就不再。
不過,這裡你更需要思考的一件事情是:如果她真正想要的只是不成熟的激情,那你又何苦為了這段關係努力經營?
(2)你們的關係並不安全(Secure):我有個朋友是矛盾依戀(ambivalent attachment)的人,在他的世界裡沒有永遠的愛情,所有的關懷都會離他而去,所有的感情都只是暫時所需,所以他選擇關閉心房避免受傷,他不愛傾訴以減低依賴。可是,他終究還是需要關心、還是常常感到孤獨、還是在深夜難捱的時候,需要一個溫暖的擁抱,所以,他在親密與距離間拉扯[5],想對方的時候靠近,害怕受傷的時候躲避。
「其實,我並不是一開始就會消失的。如果這段關係能給我足夠的安全感,為什麼我要遠離?通常,都是在發現我們之間,蘊藏許多不確定、深埋許多擔憂,我才會選擇消失。因為我相信,最後離開的人,總是失望最深。」他說。
所以,如果他突然消失,或許你該想想:是不是你們之間存在著一些未曾解決,卻又危及關係、增進關係不確定性的因子(relational uncertainty)[6, 7]?是不是有一些小事件讓他擔憂這段關係根本無法久長,覺得你終究會離他而去?這些疙瘩卡在彼此之間,阻礙了溝通,卻佔領了他的思緒。於是他又開始豎起防衛的牆,降低親密以減少傷心。
(3)他倦了:Fisher從演化生物學的觀點指出,人類是「連續單偶制」的生物(serial monogamy produces)[8],當我們從一個人的身上獲取了足夠多的東西,為了增加基因變異性,我們會選擇離開舊情人,另覓新對象。換句話說,如果你希望你的關係能夠長久維繫,一個簡單的方式,就是讓他覺得每天你都有新東西(OS:明明就很難,不過可參看此註解)<3>。
我一開始也不太同意這樣的解釋方式,不過Fisher這個看似悲觀又不浪漫的想法,其實是也有它的意義。試想:如果一個喪妻的人永遠惦記著他的過世的伴侶,要如何過他的下半輩子?正因為我們被設計成不會在一段悲傷中沉浸一生,才能繼續找下一段幸福,走接下來的人生。
你為什麼不走?
從另一個角度想,既然他動不動就人間蒸發,為什麼你還要等他?我覺得「間歇性增強」(intermittent reinforcement)是一個很好的解釋起點。在老鼠的實驗中,如果你「偶爾」才在老鼠壓桿之後給予酬賞(reward),由於老鼠不知道按幾次才會有酬賞,所以會拚老命的一直壓桿<4>。
面對會消失的情人也是一樣的。因為你不知道要打幾通電話他才會回,所以你會一直重複撥號、丟他訊息,希望他能注意你。因為你相信,有一天他會回復你,所以你重複這些熱臉貼冷屁股的行為。
後來他終於受不了了,浮出水面安慰你,推託說剛剛在忙,並撫平你的情緒,於是你的行為就被增強了,你要的糖到手了,下次你會繼續奪命連環call,打到他接為止。
隱藏的焦慮
「為什麼你昨天都不接電話?」她說,語氣中盡量保持冷靜。
「對不起,我昨天半夜還在跟美國開會。後來開完實在太累了,就直接睡了」他說,語氣中透漏著冷漠。她知道兩人之間已經有一些東西悄悄地在改變,只是她選擇不突破這條線。
「沒關係。我只是想跟你說,我很想你。」她說──雖然她知道,對方心裡並不一定也一樣地想念。她很想再多說一些什麼、多問一些什麼,卻又擔心語言會粉碎他們好不容易又重新牽起來的線。
其實想念是好的。想念(Missing)的本質,是一種維繫關係的動機,越常想起對方的人,會越想和對方繼續走下去[9]。可是,關係總是要靠兩個人才能好好經營,一廂情願的努力,無法帶來一輩子的感情[10]。如果只有你單方面地想念他,他卻常常忘記你,可能表示你比較在乎他、比較焦慮。
一般來說,焦慮依戀者(Anxious attachment)會希望常常陪在伴侶身邊,會希望時時刻刻被關注、照顧、想起,只要發現一些小端倪,就容易起疑心:「他是不是不愛我了?他是不是另有別人?他最近都不理我,是不是我們的關係已經走到了盡頭?」[11]。有時或許他真的是諸事纏身、也可能是一忙忘記了接電話,但如此焦慮的猜疑、相逼,很有可能會讓對方備感壓力,為關係增添更多負面的推力,或許原先真的沒有什麼,但在你的懷疑、擔憂下,他反而開始另覓一個「不會緊迫盯人」的新歡、一個可以讓他喘口氣的地方<5>。
尋求再保證:給彼此一個幸福的協定
「我也知道焦慮不好,我也知道我的瞎操心有時只是一種情緒。可是我只是希望,他能夠關心我,讓我知道他還在乎我,我沒有被拋棄,這樣就夠了。」Eva把手上顫抖的咖啡杯放了下來,情緒稍稍做了一點舒緩。
或許你跟Eva一樣,愛上一個會消失的人,自己又是極度缺乏安全感的人,那該怎麼樣才能化解這個僵局呢?心理學給的答案很簡單,就是「保證」和「實踐」。
一般來說,當一個人憂鬱、焦慮、害怕失去的時候,會尋求重要他人的一再保證(Reassurance-seeking)[12, 13],保證什麼呢?要對方保證不會拋棄自己、保證會持續提供關心、保證這段關係,不會因為時間分隔而不再。
所以,如果他一再消失,你又常常擔心,至少你要讓他知道你需要「小關心」──可能是他忙碌時一句簡短的晚安,或是在不遠的未來設定一個期待、計畫,讓你感到心安、不會胡思亂想。這個溝通是重要的,如果你和他都希望這份關係好好地延續,就應該要花心思去維繫這些小關心,並且努力地實踐它。
一句話的力量
「寶貝,你好忙,可是我又好想你,不敢吵你。我能幫你什麼嗎?」她說,語氣裡帶著焦慮和心疼。
「好好照顧自己,好嗎?我忙完,我們再一起出去玩!」他說。一直以來,她的身體總是讓他操心,她的情緒總是起伏不定。這是她第一次感覺到,自己應該為自己的健康快樂負起責任。
「好,我想我做得到,寶貝加油。」她說,吃了感冒藥、喝了點水,做了伸展瑜珈,寫了今天的感恩日記,不等他就先睡。
有時一句平凡的話,就能給我們無比的力量。因為你知道,有人在乎你。於是你更願意,好好照顧自己<6>。
本文發表在30網路專欄:海苔熊
[註解]
<1>請參閱《別再,已讀我的愛》一文
<2>不過也有人認為兩種愛是可以並存的,也有追蹤研究指出它們都在結婚後會一起消退,尤其是針對女性來說更是如此[14]。
<3>請參看「習慣了,怎麼辦?一起走出戀愛倦怠期」一文
<4>請參看維基百科「增強」(reinforcement)的說明
<5>請參閱《走出出軌》一文
<6>本故事引自作者臉書粉絲團
[延伸閱讀]
- Knee, C.R.C., Amy, A.L. Bush, and A. Cook, Relationship-contingent self-esteem and the ups and downs of romantic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8. 95(3): p. 608-627.
- Hatfield, E. and R.L. Rapson, Passionate love sexual desire:Can the same paradigm explain both?. 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r, 1987. 16(3): p. 259-278.
- Baumeister, R.F. and E. Bratslavsky, Passion, Intimacy, and Time: Passionate Love as a Function of Change in Intimacy.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1999. 3(1): p. 49-67.
- Sprecher, S. and B. Fehr, Compassionate love for close others and humanity.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005. 22(5): p. 629-651.
- Mikulincer, M., et al., The Pushes and Pulls of Close Relationships: Attachment Insecurities and Relational Ambivalenc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10. 98(3): p. 450-468.
- Solomon, D.H. and J.A. Theiss, A longitudinal test of the relational turbulence model of romantic relationship development.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008. 15(3): p. 339-357.
- Knobloch, L.K. and K.E. Carpenter-Theune, Topic avoidance in developing romantic relationships – Associations with intimacy and relational uncertainty. Communication Research, 2004. 31(2): p. 173-205.
- Fisher, H.E., Why We Love: The nature and chemistry of romantic love. 2004, New York: Henry Holt and Company.
- Le, B., et al., Missing you maintains us: Missing a romantic partner, commitment relationship maintenance, and physical infidelity.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011. 28(5): p. 653-667.
- Oriña, M.M., et al., Want Lasting Love? It’s Not More Commitment, but Equal Commitment That Matters.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11.
- Locke, K.D., Attachment styles and interpersonal approach and avoidance goals in everyday couple interactions.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008. 15(3): p. 359-374.
- 黃天豪 and 陳淑惠, 尋求再保證:憂鬱的人際互動模式與中文版尋求再保證量表之編製研究. 中華心理學刊, 2012. 54(2): p. 133-148.
- Lemay, E.P. and M.S. Clark, “Walking on Eggshells”: How expressing relationship insecurities perpetuates them.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8. 95(2): p. 420-441.
- Traupmann, J. and E. Hatfield, Love and its effect on mental and physical health, in Aging: Stability and change in the family., E.H. R. Fogel, S. Kiesler, and E. Shanas, Editors. 1981, Academic Press: New York. p. 253-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