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生在做抉擇的時候,有時候會很徬徨,同時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做了「最好」的決定 人生,也經常在「滿意自己」和「不滿意自己」之中擺盪 如果你經常感到焦慮,是否因為你給了自己很高的標準?總覺得自己不夠好? 能不能讓自己「放下」? 然而,你知道自己手上拿起了什麼嗎? 透過《正向心理科學臨床實務》這本書,海苔熊和大家分享尋找焦慮的來源,認清焦慮的形狀~~ 關於作者 海苔熊 諮商心理師;台大心研所畢,彰師大諮商輔導所博士,是一種結合可愛與可口的動物 和哲學哲學雞蛋糕的老闆朱家安與,泛科學前總編陸子鈞有著複雜的三角關係。目前為泛科學、女人迷、失落戀花園、姊妹淘等多個平台的專欄作者,著有《在怦然之後》、《暖傷心》、《對愛,一直以來你都想錯了》 相關文章 分手,如何快樂? 解析《陽光普照》:你也是永遠都達不到父母期待的孩子嗎? 受傷的《梅杜莎》:為何你們彼此相愛,卻又互相推開? 允許自己可以睡得自在,就是對自己最好的愛。 重看《龍貓》:重新找回像小孩子一般的感動! 你的依戀風格是什麼?三種缺乏安全感的人:焦慮、逃避、與矛盾依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