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會習慣「搞死自己」?
這篇文章獻給「總是把自己絆倒」的你!關於這個問題我想了很久,發現各位「絆倒鐵盒」們都有一個通病,就是習慣 「自我厭惡」,然後透過「自我驗證」來得到一種安穩感。
這篇文章獻給「總是把自己絆倒」的你!關於這個問題我想了很久,發現各位「絆倒鐵盒」們都有一個通病,就是習慣 「自我厭惡」,然後透過「自我驗證」來得到一種安穩感。
我們從交往到結婚,總共在一起7年,他覺得我自己一個人付房租太辛苦,提議住在一起。 在他的想法裡,兩個人在一起就應該是過著「只有」兩人世界的日子,所以不管我去到哪裡他都想跟著
受了傷之後,還能夠被愛嗎?我們常常聽到人家說,如果你不知道要如何愛自己,那麼別人也愛不進去,但這裡有一個bug是:我當然也想要愛自己呀,但是我真的不知道如何開始,怎麼辦?
你有遇過那種「住在疾病標籤裡」的人嗎?這樣的人可能是憂鬱症、焦慮症、或者是其他的心理疾病,甚至是他可能沒有明確的診斷,但他會幫自己貼上一個標籤,好就在這個標籤裡面好好的「住下來」,合理化自己的一切行為,跟身邊的人說:「我會這樣子,都是你們害的,你們還不讓著我一點?」
一週了,你的防疫新生活過得如何呢? 海苔熊今天要送給你五個字, 願我們都能在疫情底下,好好安頓自己的身心。 安:置身於安全安穩的環境 靜:維持自己穩定平靜的心情… Read More »【熊熊小語】展開防疫新生活,找回內心的平靜
前言:桃太郎冷知識 你知道原版的桃太郎,因為不適合放進國小課本,而做了修正嗎? 如果你的記憶中曾經有被遺棄的經驗,不論是心靈上的,或物理上的遺棄,總會覺得自己不… Read More »《桃太郎》面對人生挑戰的糯米飯糰子,你找到了嗎?
以前我總覺得很奇怪,如果焦慮依戀和逃避依戀的人個性如此迥異,當初為何會在一起?後來我發現,所謂的「焦逃配」之所以能配成一對,可能來自於下面兩個原因
最近收到一本很可愛的書,輕薄短小,唸起來完全不會有壓力,而且裡面推薦的方法都很容易做到,甚至你只要看兩頁,就會知道這本書大概的內容是什麼——更正,只要看封底就好了。
你早就知道,你只是他填補時間的解藥,卻不是他永遠的依靠;你早就清楚,你總是為他留下很多時間,去迎合他那個剛好有空的時間;把自己愛到塵埃裡面,以為在裡面你可以獲得像張愛玲那樣美麗的愛情,卻在等待好多年之後,才發現自己其實是鄭愁予《情婦》裡的金線菊,總是在等待,他卻總是在離開。